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98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教师150余人,自治区教学名师3人,广西技能大奖获得者5人,广西技术能手8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4支。学院还汇集知名企业中的国家技术能手和广西技术能手,在校内组建了4 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拥有了一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型能工巧匠”的专业教学团队。
学院紧扣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动态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积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专业。学院现设有11个教学部门,53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教改试点专业4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1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9个、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专业21个、服务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专业23个、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专业8个。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2项。
依据“学院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引导”的原则,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建成了一批“校中厂”、“厂中校”和近500家校外实习基地,并在柳州、玉林、桂林、北海等广西产业集群优势区域设立了校企合作工作站。同时,学院拥有22个在同类院校中装备最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校内实训中心、101个实训实验室和21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示范实训基地11个。同时,学院还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单位、中国企业培训百强单位。形成了“三方联动,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1+3合作,工学交替”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学院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同时通过GB/T1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认证,按该标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控保障管理体系,加强了教育质量和安全稳定工作的过程控制,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持续提高,管理成效明显。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方针,以学生需求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院学生在国际、国内、区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中屡获大奖,在广西同类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自第一届高职生毕业至今,每年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在广西同类高职院校领跑多年,稳居前列。
学院坚持“合作、开放、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面向社会以及东盟国家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及各种短期培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直接技术服务;与东盟国家3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内10余所职业院校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学院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西乃至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并辐射至东盟地区。
学院先后被评为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广西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突出贡献奖、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九万里鲲鹏正举,北部湾风生水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自强弘毅知行合一”的校训,以一流的教育服务,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流的师资力量,培养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将学院建成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
1958年创办广西机械工业学校
1978年成立广西机械工业学院
1982年恢复广西机械工业学校
1994年举办广西机电职工大学
1999年改制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职能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党总支、直属支部纪检监察室离退休管理办公室工会团委。
行政职能部门:学院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室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留学生处督导处质量管理处宣传中心保卫处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后勤处。
教学部门: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公共教学部人文科学系艺术设计系社科部成教部基础技能实训中心。
科研部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室。
教辅部门:教育信息资源与技术中心图书馆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
1.基础技能实训中心、
2.焊接技术中心、
3.现代制造技术中心、
4.CAD/CAM技术中心、
5.汽车技术中心、
6.设备维修技术中心、
7.通风制冷技术中心、
8.机械基础技术中心、
9.楼宇智能控制技术中心、
10.工业控制技术中心、
11.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
12.电子信息技术中心、
13.电工电子基础技术中心、
14.计算机基础技术中心、
15.网络技术中心、
16.包装印刷技术中心、
17.动漫专业实训技术中心、
18.现代物流技术中心、
19.企业资源管理技术中心、
20.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1.语言训练技术中心、
22.现代商务实训中心。
机械工程系 | ||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优质专业) | 模具设计与制造,(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优质专业)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省级优质专业)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 |
数控技术,(国家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优质专业)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程机械维修,方向 | ||
汽车,工程系 |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汽车整形技术 | ||
电气工程系 | ||
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 | 应用电子技术,(国家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 | |
微电子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移动通信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自治区,特色专业) | |
电气自动化技术——,自动化仪表,方向 | 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设备,维修方向 |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嵌入式系统,方向 |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 | |
建筑工程系 | ||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工程安装方向 | 建筑工程技术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省级优质专业) | 物业管理,(省级优质专业) | 工程造价 |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 ||
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优质专业) | 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站设计与维护,方向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图文信息技术 | 软件技术 |
艺术设计系 | ||
室内设计技术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工业设计 |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 | |
工商管理系 | ||
工商企业管理 | 电子商务 | 国际商务 |
物流管理,(国家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 | 会计与统计核算 | 营销与策划 |
人文科学,系 |
机械工程系是我院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系部之一,在校学生规模超过2400人,开设有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与制造(CAD)、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以及工程机械维修等七个专业。机械工程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系79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8人,讲师2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者31人;有25人同时具有工程师、技师等资格。他们既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技术研究,在教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学生和企业界的一致好评。
多年以来,我系教师多次在广西、全国性的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取得了以“焊缝自动跟踪系0统”为代表的一批技术研发成果并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广西教学名师1名,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广西技术能手8名、广西“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和“广西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我系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还得到区内外企业界的大力支持,与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特略精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他们选派技术与管理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日常教学。
机械工程系建有体系完备、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占地6000米2,分为现代制造技术中心、焊接技术中心、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中心、CAD技术中心、机械基础技术中心等5个技术中心,各中心的实验、实训设备共400多台(套),拥有包括各种国内外一流品牌的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弧焊机器人工作站,正版PRO/E、UG、CIMATRON等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以及FastCAM数控切割套料软件150多套,设备、软件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并且设备、软件根据技术与生产的发展不断更新、升级。同时,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特略精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区内外企业建有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我系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焊接、数控等工种上岗证以及初、中、高各技术等级的培训和鉴定资格,同时还是AUTOCAD、PRO/E、UG、FastCAM软件的指定培训和认证机构,具有培训、鉴定并颁发相应证书的资质。多年来先后为校内学生、企业和社会各界培训、鉴定、认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半个世纪的建设与改革,机械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展,取得骄人的成绩。全系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自治区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优质专业4个,其中焊接、模具还是国家高职示范建设项目重点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焊接、数控是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多年来,我系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技能人才,深受全国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欢迎,涌现了一批如张传葵(女,毕业实习期间即成为玉林市技术能手)、刘英佳(毕业6年即成玉柴十大杰出青年、金牌技师、国家质量管理奖获得者)、黄锦(在校期间两获德国DVS国际青工焊接比赛银奖)等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九年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地域遍布全国各地,不少毕业生作为技术骨干被单位派往国外深造和工作。机械工业是传统产业,但我们将以非传统的理念与努力,教书育人,为学生成才和助企业成功而一如既往、不遗余力!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是学院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现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仪器与仪表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嵌入式系统方向)、微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维修方向)等10个专业(方向),其中应用电子和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点建设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400余名。
电气工程系具有所设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等特点,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毕业生工作环境、收入、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等体现就业质量的指标较高。近几年电气工程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年年都在99%以上,居学院各系前列。
电气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分四个专业群教学团队,其中2个是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团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团队)。系部现有专兼职教师近80多名,具有副教授以上占35%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占8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电气工程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的新模式,系部教师经常参与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或技术改造等项目、广西教育厅教学教改项目,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根据社会的需求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改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电气工程系办学条件优越,电气工程系校内的专业实训基地包括电工电子基础技术中心、电子信息技术中心、工业控制技术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四个实训中心共计27个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实训室使用面积5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了2家“校中厂”,17家紧密合作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紧密地联系企业、了解社会并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电气工程系毕业生多年来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
工商管理系
学院1983年起开设管理类专业,是广西较早开设该类专业的院校之一。本系现开有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营销与策划、会计与统计核算等6个专业,现全日制在校生近2100人。其中物流管理为自治区优质专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地方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非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本系拥有专兼职教师76人,其中:高级、中级职称68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及在读硕士(研究生)31人;“双师”素质教师52人。专职教师中有1人被聘为广西大学商学院兼职MBA导师,1人被聘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被聘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本系80%以上的教师有行业经验或曾在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并聘请了大量的企业中高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
本系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牢固树立“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各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物流管理专业被确认为“十一五”期间第三批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被确认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精品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多个教研教改、科研项目获自治区级或厅级立项。
本系为学子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现代商务实训中心等专用实验、实训基地,并与其他系共享语言培训中心以及办公设备和网络实验室;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相继与广西德意数码有限公司、广西世纪物流有限公司、广西桂友贸易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并正常运作。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培养的毕业生适岗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且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本系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先后与深圳速尔物流有限公司、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在我系设立“速尔物流班”、“新邦物流班”、“新邦财会班”,实现学习—培训—就业一体化。深圳速尔物流有限公司专设了“速尔奖学金”。先后与中外运广西防城港公司、深圳景光物流有限公司、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桂华物流公司、南宁TCL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该系是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先后与顺丰速运集团广州分公司、中外运广西防城港公司、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桂华物流公司、广西昊晟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南宁TCL销售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有效地完善了“理实一体、工学交替”、“厂中校”、“校中厂”,形成了“虚拟仿真全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保障体系,实现零距离就业。
该系充分发挥国家示范建设大潮辐射效应,发挥专业教师个人专长,进行社会服务,为广西农垦局、中远集团防城港代公司、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进行了员工培训和物流大赛等的指导培训工作。
为鼓励在校学生提高学历,该系与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合作,开设立6个专业的“专本衔接”本科学历教育。在读学生近千人,是广西高职高专“专本衔接”人数最多的系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始建于2000年,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优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图文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六个专业。本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与特点,采用分方向、分层次项目教学,推行专业技能现场测试考试。专业方向包括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维护、平面设计、网络系统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八年,已有2700多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绝大多数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历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现有在校生近1200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6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中级职称教师25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23人,近一半教师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技术骨干,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了多种IT新技术职业技能认证,现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已出版10余套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在区内高职院校广泛使用,受到好评;教师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100多篇;师生们在区内外各类计算机技能大赛中成绩喜人,产生了3名“广西技术能手”、4名“行业技术能手”;学生研发的“万能证书套打系统”荣获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发明制作类发明创新铜奖(广西唯一获该类奖项单位);“新耶稣受难记”学生作品在2006中外职业技术院校大学生设计创作大赛中荣获视觉传达设计类铜奖;在全国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术大赛广西选拔赛荣获团体第一名。
已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校内技术中心5个,专业实训室11个,15个常年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现有计算机设备700多台套、网络设备180多台套、30多种行业流行软件以及投影仪、摄影机、数码相机等一批市场流行的最先进的设备,设备总值达600多万元。技术中心包括计算机基础技术中心(2002年荣获高校合格实验室)、软件开发与维护技术中心、网站设计与维护技术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多媒体与影视技术中心;2009年初,由这5个技术中心组成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性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室包括计算机组装和维护实训室、软件设计实训室、软件编码实训室、软件测试实验室、软件维护实训室、网站设计与维护实训室、网络技术基础实训室、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多媒体技术实训室、影视技术实训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和训练环境,使学生受到贴近岗位实际的训练。我系十分重视职业技能认证,实施要求毕业生人人拥有“双证”的教育。现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授权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和ATA考试站,国际著名IT厂商认证考试站,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iscoNetworkingAcademy),中职师资培训点,有权对中级软件操作员、高级软件操作员、数据库操作员、网络操作员、微机系统维修员、图像制作员、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影视特效专家、视频编辑专家、程序员、华为助理工程师、思科认证网络支持工程师(CCNA)等进行认证考试。
汽车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是区域汽车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首批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汽车维修领域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汽车工程系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整形技术等五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多人。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我系各专业定位准确,面向汽车前、后市场的五个专业已经涵盖了汽车机电维修、汽车外形修复、汽车营销、汽车配件销售及制造装配等多个专业方向。多年来,我系各专业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坚持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思路,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多年连续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的好评。汽车工程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兼职教师37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3人。系部各教学团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承担了多项自治区级、厅级和院级科研项目,拥有汽车新型燃料专利2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系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汽车技术中心被教育部确立为第一批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荣获自治区优质专业,汽车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获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汽车空调技术》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两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我系教学团队研发制作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和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软件比赛一等奖。汽车工程系拥有一个按照汽车维修一类企业的标准配置与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汽车技术中心。汽车技术中心设备齐全,集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对外技术服务、培训鉴定、科研等功能为一体,能够承担汽车检测维修、钣金、调漆、喷漆、美容等对外技术服务项目。中心共划分为9个实训区,主要配置有汽车四轮定位仪、举升机、全套汽车检测维修、保养设备及各种教学教具、试验台架及专用多媒体教室等共180多件(套)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实训平台。汽车技术中心引进了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并接受严格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此外,我系还建设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如上汽通用五菱、柳州东风汽车制造厂、玉柴集团、广西柳工、广西路桥总公司、广西机电设备总公司等都是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在国内享有盛誉。通过多年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汽车工程系具备了汽车维修中、高级工、汽车维修技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汽车营销师、汽车配件销售员及汽车调漆、喷漆中级工培训鉴定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提供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是我院最年轻、最具活力的系部之一,开设有室内设计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印刷图文信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等五个专业,在校生达1300多人。本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市场为依托、办出品牌特色”的办学理念,培养熟练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技能,具有较强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实践型高等技术人才。本系共有专兼职专业教师4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8人,大多数教师来自企业或行业的技术骨干,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超,在专业相关的行业中均有艺术成就和学术造诣,是一支优秀的“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教学设备先进,各专业的教学实验室门类齐全、设施配套,拥有先进的包装与印刷技术中心、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中心、工业设计技术中心、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技术中心、室内设计技术实训室。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在建筑、室内环境、展示、家具及装饰工程等行业从事相关设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有较扎实的动漫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漫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掌握多媒体互动制作技术,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及创新思维,能独立设计和制作各种动漫作品,能胜任动漫设计和制作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各种图文设计软件,精通印前、印刷及印后工艺与材料,具有较强的平面设计制作能力,具备一定创意思维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基本设计方法,能独立完成设计方案,能在企事业单位、专门设计部门从事产品造型设计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熟悉和掌握家具制造工艺技术,具有家具设计能力,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图文信息技术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图文信息处理技术、影视广告及摄影摄象技术、多媒体技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图文处理、电子出版物制作、音视频编辑合成、数码影像制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人文科学系
人文科学系拥有文秘、应用英语和旅游英语三个专业,并将以此为基础拓展新的专业领域。同时负责全院的公共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文秘专业为院级示范建设专业,创办于1998年,主要面向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行政专业人员,毕业生也可以从事政府机关和国家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现已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了文秘基础技能实训室,正在筹备建立文秘综合技能实训室;建立了为期一年的校内办公实习制度;开辟了企业和政府两级校外实习基地6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业已趋于成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于区内外众多大中型企业,初次就业基本上从事办公室行政助理、行政文员、人事专员等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应用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区内外外贸企业培养外贸人才,通过扎实的专业培育,具备跟单、报关、行政管理等职业能力,旅游英语专业主要面向区内旅游景点培养涉外旅游管理人才,已经拥有红林大酒店、伊岭岩风景区、青秀山风景区等校外实习基地。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主要在珠三角和区内的外贸企业从事跟单员、报关员等工作,少数从事企业行政助理、酒店管理等职业。本系还承担了公共教学部的职能,负责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四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开设了《高等数学》、《管理数学》、《应用数学》、《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人际沟通》、《办公室管理》、《公关礼仪》、《体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本系教学设施齐全,建有多个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室、文秘基础技能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其中语音室可同时容纳数百名学生上语音课,辅之以校园调频广播电台、英语角,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文秘基础技能实训室拥有内部网络、近70台电脑、装备有劳动部开发的秘书综合技能实训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提高办公技能的需要。另外,本系负责管理一个标准400米跑道的综合田径运动场、两个足球场、体育馆、羽毛球球馆、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场总面积达50000平方米,可满足广大师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本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8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42人,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获得者26人,并聘请了多名高水平的外籍教师。本部教师配备合理,基础理论扎实,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各种教研、科研论文97篇,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和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进行。
社科部
社科部成立于1999年,属学院独立建制的中层机构,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社科部拥有一支师德水平高,业务过硬,年龄、学历学位和职称等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92%,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9%;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2%。面向全院开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三门公共必修课,还开设有《高职生实用法律知识》、《高职生职业指导》和《高职生心理健康与成长》等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几年来,社科部专任教师分别主持自治区级、厅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10项,参与其他课题多项;公开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并有多篇论文评为各级各类优秀论文。近几年,专任教师还分别获得“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评为首批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根据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努力研究和实践如何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更加适应职业市场人才需求的规律,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截止2011年10月,已经有48个学生社团:
大学生记者团、
电子科技协会、
电子商务协会、
《风信子》文学社翰迹书画协会、
集邮爱好者协会、
计算机协会、
静思湖读书沙龙协会、
口才与交际协会、
美术爱好者协会普普手绘POP协会、
千寻影视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三叶草”动漫协会协会、
时尚汽车先锋协会、
速记速录协会、
武术协会校园饮食文化沙龙、
新时代焊接协会、
新视摄影协会、
旭日尚德社、
学生职业与发展协会协会、
学生治安服务队、
学生自律会、
移动通讯科技协会英语爱好者协会、
英语调频广播站、
营销与策划协会、
院艺术团民族乐器社、
自强协会生治安服务队、
白信鸽邮递协会、
体育爱好者协会翰迹书画协会、
绿色风环保协会、
艺术团、
心漫社、
晨曦礼仪社机械创新先锋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漫协会、
绿色风环保协会等。
卓君,男,2011年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来自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府城镇大墩屯,就读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舞技过人。因在《中国达人秀》表演“机械舞”而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并被赞誉为“草根舞王”、“街舞达人”,其表演的视频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2013年1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任广西政协委员的卓君亮相,回应质疑。
院党委书记冯国忠、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峻峰、
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晓桦、
副院长邹宁、
副院长蒋文沛、
副院长陈勇、
副院长梁庆杰。
为继承和发扬我校的光荣传统与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经研究决定,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训定为:“自强弘毅知行合一”。
“自强弘毅”:“自强”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锲而不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为志向远大,坚强刚毅。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毅更是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崇高追求,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
“知行合一”:出自明代学者王阳明的主张。“知”指认知、知识、理论;“行”指行为、实践;“合一”蕴含结合、一体、和谐的意思。“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既要学以致用、行中求知,更要明德求真、和谐发展,其深刻地反映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概言之,我院校训的整体含义是: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刻苦钻研、积极奉献的远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办学理念,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该校近50年发展历程证明,正是依靠一代代机电人的不懈努力,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坚定不移地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才有今天的辉煌;正是依靠一代代机电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敢为人先,才为学校历史抒写了灿烂的篇章。“自强弘毅”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机电人热爱祖国,积极投身科教兴国的实践,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知行合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是我院办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它时刻勉励着我们不但要有知识、会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更蕴含着明德求真、学以致用、和谐发展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我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精神。我院长期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的办学理念,既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又注重实践环节教学;既突出专业能力,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以及学院良好氛围的形成,使教师所讲、学生所学、环境所设、师生所做较好地融为一体。我们要“自强弘毅知行合一”,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更大贡献!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西南宁大学东路101号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美丽的相思湖畔,毗邻广西民族大学,周边高校众多、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火车站———————→(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
西乡塘客运站————805路或207路公交车———→(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
————54路或222路公交车———→(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
琅东客运站————76路或6路公交车———→(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
金桥客运站————66路或67路公交车———→(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
江南客运站————55路或31路公交车———→(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
大沙田客运站————55或31路公交车———→(大学相思湖西路口下车)